我的返家乡实践故事Vol.18—— 青春之我,奋斗之我(李燕婷)

发布时间:2020-11-26发件人:消息来源:医学健康系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青年工作的重要思想,落实中长期青年发展规划,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扎实开展实践教育,教育引导广大青年学子通过返乡实践,拓宽视野、学习技能、增长才干、贡献力量。我的返家乡社会实践

我的返家乡社会实践

实践人:护理194李燕婷

实践地点:漳州古雷港经济开发区第一医院

实践时间:2020年8月10日——8月21日


我在医院见习时被护理部安排到内科,工作上,在护士长的领导下,我上班不迟到、不早退,遇到不懂的问题及时向护士姐姐请教,努力提高自身的水平,也学习护士姐姐如何与病人及病人家属如何更好的沟通,及时了解患者的动态心理,对待患者文明礼貌的服务,做到举止、态度和蔼,急病人所急,想病人所想。早上8点来到医院的第一件事就是交班,交班完成后跟护士长去查房,查房的目的是让全体护士共同参与,对所查病人护理问题估计措施实施情况,以及指导和补充不足之处,且与患者互动,如询问病人饮食睡眠,关注病人的症状,用药反应,及病人的感受等等。

护士的工作是非常繁重与杂乱,尽管在还未见习之前就有所感悟,但真正进入病房后,感触又更深了。到医院见习,接触最多的就是病人,这里的护士姐姐对待病人和蔼可亲,态度良好,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严守工作岗位,密切观察患者情况的变化,严格执行操作规程,认真做好三查七对,每次为病人输液前都会核对床位卡,手腕带,以及再次询问病人的姓名,时刻牢记医疗安全第一,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掌握与人交流的技巧,能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语言进行心理护理。当病人按床头铃呼叫时,护士姐姐总是第一时间就到病房去。有时在面对比较不讲理的家属或者患者,护士姐姐们也十分耐心的为他们解释,遇到比较小的一些孩子,心理护理是很重要的,因为小孩子都害怕打针,只要一看到我们进入病房就开始哭,护士姐姐就尽力想办法哄他们开心,和他们成为好朋友,得到他们的信任,才能让他们配合治疗,因为面对小孩子的时候,无论从穿刺、注射到各种用药都和大人有很大的区别,小孩子的血管相比大人来说也比较细小,这就更加考验护士的操作技能,所以在每一个治疗上,她们都会和家长们沟通好,让家长放心。

有时我还会去急诊科看看医生为病人清洗、包扎伤口,缝合伤口等等,真正做到无菌操作,我看到一名医生为一位小朋友缝合伤口,给小朋友打麻醉时,由于小朋友怕疼一直挣扎,他的爸爸妈妈没有按住他,无菌巾被小朋友的手碰到了,医生就夹掉无菌巾,让在旁边帮忙的护士姐姐再重新打开一个无菌包,护士姐姐打开无菌包的方式和老师上课交给我们的一模一样,严格按照操作步骤,这才明白为什么老师在练习无菌操作的时候会严格要求我们,这才巩固了我的无菌观念,增强了无菌意识原则。

    在见习当中我意识到要做一名护士很不容易,成为一名合格优秀,具有良好的素质职业道德和过硬的操作技术更不容易,真的十分感谢医院的老师给了我这么好的一个机会让我对自己所学的专业有了充分的认识,对未来也有一些新的考虑,更加明确了将来的目标。见习给了我一次很好的了解护士该做的事情具体是怎样的,让我在发现问题中去解决问题。在见习中学会了以良好的品德去对待每一位病人,护士是白衣天使,救死扶伤是我们工作职责,因此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在今后的学习中我一定更加刻苦,让自己掌握专业知识和过硬的技能,除了专业知识学习外,还注意各方面知识的扩展,从而提高自身的思想文化素质。